本期為您推薦上海交通大學徐岷涓研究員研究團隊發(fā)表在知名期刊《微生物學通報》上的一篇文章:抗性基因報告系統輔助選育廈門霉素 A 高產菌株。
文章摘要內容如下:
廈門霉素 A 是廈門鏈霉菌(Streptomyces xiamenensis)318 菌株的主要次級代謝產物,具有顯著的抗纖維化活性及藥用潛力。但野生型菌株中廈門霉素 A 的產量僅有 14 mg/L,其生產水平亟待提升。常壓室溫等離子體(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,ARTP)誘變作為一種新型的育種手段,通過在室溫范圍內產生均勻等離子體射流作用于菌液,啟動細胞緊急修復機制,誘使菌株發(fā)生隨機突變,是一種安全、快速、操作靈活的誘變育種手段,已廣泛應用于多種微生物代謝產物的產量提升。
本研究通過隨機誘變-抗性標記篩選獲得高產菌株并進行培養(yǎng)基優(yōu)化提高廈門霉素 A 的產量。在廈門霉素 A 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后融合一個抗性基因,用于報告整個基因簇的表達水平。構建了攜帶卡那霉素抗性標記的產生廈門霉素 A 的工程菌 MT-XN 作為出發(fā)菌株。對該菌株進行一輪 ARTP 誘變,使用 90 mg/L 卡那霉素篩選,得到了廈門霉素 A 產量為 101.7 mg/L 的突變菌株 MA-8。進一步通過響應面法優(yōu)化培養(yǎng)基配方,在最佳培養(yǎng)基中 MA-8 菌株產生的廈門霉素 A 達到 134.2 mg/L,較野生型菌株提高了 845.1%。采用隨機誘變-報告基因篩選系統,可快速發(fā)現廈門霉素 A 產量大幅提升的高產菌株,為后續(xù)的藥物開發(fā)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文章精彩內容如下:
本期為您推薦上海交通大學徐岷涓研究員研究團隊發(fā)表在知名期刊《微生物學通報》上的一篇文章:抗性基因報告系統輔助選育廈門霉素 A 高產菌株。
文章摘要內容如下:
廈門霉素 A 是廈門鏈霉菌(Streptomyces xiamenensis)318 菌株的主要次級代謝產物,具有顯著的抗纖維化活性及藥用潛力。但野生型菌株中廈門霉素 A 的產量僅有 14 mg/L,其生產水平亟待提升。常壓室溫等離子體(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,ARTP)誘變作為一種新型的育種手段,通過在室溫范圍內產生均勻等離子體射流作用于菌液,啟動細胞緊急修復機制,誘使菌株發(fā)生隨機突變,是一種安全、快速、操作靈活的誘變育種手段,已廣泛應用于多種微生物代謝產物的產量提升。
本研究通過隨機誘變-抗性標記篩選獲得高產菌株并進行培養(yǎng)基優(yōu)化提高廈門霉素 A 的產量。在廈門霉素 A 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后融合一個抗性基因,用于報告整個基因簇的表達水平。構建了攜帶卡那霉素抗性標記的產生廈門霉素 A 的工程菌 MT-XN 作為出發(fā)菌株。對該菌株進行一輪 ARTP 誘變,使用 90 mg/L 卡那霉素篩選,得到了廈門霉素 A 產量為 101.7 mg/L 的突變菌株 MA-8。進一步通過響應面法優(yōu)化培養(yǎng)基配方,在最佳培養(yǎng)基中 MA-8 菌株產生的廈門霉素 A 達到 134.2 mg/L,較野生型菌株提高了 845.1%。采用隨機誘變-報告基因篩選系統,可快速發(fā)現廈門霉素 A 產量大幅提升的高產菌株,為后續(xù)的藥物開發(fā)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文章精彩內容如下: